全国首批部队定向培养士官院校
甘肃省政府、应急管理部、中国气象局省部共建院校

以人为本 筑牢地灾防治“安全堤”

发布时间:2020年05月13日 08:34 作者: 点击:

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。将这一天设立为防灾减灾日,不单是为了纪念,也是在不断提醒,灾害就在我们身边。

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、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,滑坡、泥石流、崩塌等大大小小的地质灾害每年近万起,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。
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的新定位、新理念、新要求为根本遵循,摸清地灾风险点,织密防灾安全网,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“压舱石”作用,才能在未来地质灾害防治的大考中,努力交上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。

居安思危,摸排查清地灾风险点

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大陆性季风气候,我国国土面积40%以上属于高、中地质灾害易发区。据统计,近10年来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近10万起,共造成3103人死亡,直接经济损失383.4亿元。

高发、多发,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基本态势。而近年来,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加剧,极端气候事件增多,地震等构造活动频发,地质灾害风险不断加剧。

青藏高原暖湿化,是最新的地质灾害诱因之一。根据我国科学家研究,受全球变暖影响,青藏高原暖湿化现象和趋势愈发明显,造成冰川退缩、冻土消融,从而导致冰湖溃决等灾害链发生,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风险点。2018年,因冰川退缩和持续降雨,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发生两次山体滑坡,堵塞金沙江干流,形成堰塞湖,造成多处房屋、农田被毁,灾情十分严重。

同时,由于山区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农村居民新建住房增加迅猛,但相应的防灾投入还处于低水平,致灾风险也在不断增大。相关研究表明,近年来人为因素影响的地质灾害数量占比不断攀升。

自然与人为两种因素叠加,使得地质灾害风险加剧,损失日益严重。面对复杂严峻的防灾形势,防治工作还有诸多短板弱项。

对比意大利、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展的1∶1万~1∶2.4万的高精度地质灾害调查,我国目前仅开展了1∶20万概略性调查和重点地区1∶5万详细调查,调查精度仍然明显不足,对地灾隐患风险底数和动态变化的认识不够,仍有部分灾害在发生时还未纳入隐患点。

放眼全国,目前只有1万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专业监测预警,相比全部隐患点数量,覆盖面还远远不够。现阶段主要依靠的群测群防模式,受专业知识、手段限制,自动化程度低,难以做出科学、及时、准确的判断。

2017年,四川省茂县叠溪镇发生特大山体滑坡,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像此类突发性高位远程山体滑坡,近年来时有发生,其具有的较强隐蔽性、早期识别难度大等特点,对掌握地质灾害隐患底数提出了新的考验。

人防加技防,织密地灾防控安全网

2019年2月17日,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龙井村发生大型滑坡,依靠自动化监测预警,未造成人员伤亡;同年6月28日,重庆市潼南区卧佛镇发生较大规模滑坡,驻守技术人员及时预警,4户百姓及时撤离;同年7月16日,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安宁镇莫莫扎村、独松乡嘎伍岭村等群发泥石流灾害,依靠群测群防,104人实现成功避险……
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近万起,避免人员伤亡近40万人,避免直接经济损失37.8亿元。

这份成绩,得益于中央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。2018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,专门研究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问题。这份成绩,还得益于“两个坚持”“三个转变”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在自然资源系统的贯彻落实。

坚持以防为主,注重灾前预防。全国1729个县(市、区)完成了1∶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,11个省开展了1∶1万重点地区调查。全国30余万名群测群防员对已发现的地灾隐患点实现全覆盖,1万余个地灾隐患点实现专业监测,三峡库区等重点防治区建设了10多个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区。

坚持常态减灾、综合减灾,不断减轻灾害风险。近年来,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,通过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等措施,4年来共治理了约1.77万处地质灾害隐患,对受威胁的127万人实施了搬迁避让。临灾处置队伍越来越强,19个省份建立了由专业地质灾害技术队伍包县、包乡提供技术服务的防灾减灾机制,197个市级、652个县级地灾防治技术指导机构建立,及时对灾情险情进行应急处置。

同时,地质灾害防治也不再是自然资源部门一家唱独角戏,而是联合气象、水利、应急管理和交通等相关政府部门,共筑地质灾害防御网。建立健全信息共享、部门联动、区域联防的防灾减灾救灾协同机制,汛期加强气象会商,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;全力配合应急部门救灾,确保及时、高效处置灾情险情,不断提高应急救援、应急处置和灾害链处置能力。

防灾减灾,夯实科技“压舱石”

“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,要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,提高全社会自然灾害防治能力,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,为地质灾害防治指明了方向。

建立高效科学的灾害防治体系,是“解锁”地灾防治的关键。高效防灾,首先要夯实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重要基础。全面开展1∶5万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,在高风险地区开展1∶1万精细化调查,不断提高基础地质调查精度,深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,查明隐患底数,掌握风险现状,防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。

防灾减灾救灾,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技。回顾我国地灾防治的历程,科技防灾贯穿始终。面对更加严峻的地灾防治形势,要从新科技中找方法、要答案。充分利用北斗、5G、大数据等科技手段,加强监测预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,使监测数据可以精确至毫米;不断提高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,加速预警信息在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传递,始终“跑”在灾害前面。

防灾减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,与地质灾害的每一次较量,核心都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。要把握自然规律,在地质灾害高风险地区,针对能源交通开发建设、山区城镇建设和农村农房建设等领域,做好灾害风险防控,将地质灾害防治的理念贯穿于国土空间规划、用途管制等工作中,统筹谋划,不断提升基层的防灾减灾韧性。

今年汛期已至,各地在克服疫情影响的同时,按照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视频会议要求,积极部署落实各项防灾举措。浙江、四川、湖南等8个省份陆续开展1∶1万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,综合运用InSAR(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)、卫星遥感、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,提高地灾隐患早期识别能力;重庆启动5处特大型地灾隐患点“空-天-地”综合监测预警建设,将预警时效提高到实时监测、3小时预警。

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“提升基层应急能力,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”。以人为本,生命至上,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灾害面前没有旁观者,人人都是战斗者。一切依靠人民,一切为了人民。只有如此,未来在面对地质灾害防治的大考中,我们才能交上令人民满意的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