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首批部队定向培养士官院校
甘肃省政府、应急管理部、中国气象局省部共建院校

学校两名优秀学子入选第五届“闪亮的日子—青春该有的模样”典型人物

发布时间:2023年04月10日 17:03 作者: 点击:

日前,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公布了2022年第五届"闪亮的日子——青春该有的模样"为主题的大学生典型人物事迹评选结果,我校2021届毕业生王升时、2021级在校生王尚斌两位同学成功入选“基层就业大学生典型人物”“军营大学生战士典型人物”。

让青春在基层闪亮—王升时

王升时,男,汉族,共青团员,甘肃省陇西县人,出生于2001年10月23日,是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机电工程学院19级工业机器人技术11班大三在读学生。在校期间担任班级宣传委员,大二期间担任机电工程学院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,他在学校的突出表现得到了各位老师和广大同学的一致认可。

求学路上的艰辛和坎坷使王升时倍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,并时刻不忘以“品质至上”的校训去锤炼自己、激励自己。他志存高远、脚踏实地,始终秉持心中的信念,扛起肩头的责任,以聪明才智为国家贡献力量,用所学回报社会,用真情服务群众,当好新时代大学生的宣传者、示范者和践行者。

扎根一线,服务基层

2021年,王升时走出大学校园,开始了自己的实习工作。实习期间,他时刻不忘以一名合格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不断开拓进取、刻苦钻研。他注重学以致用,理论联系实际,不断帮助群众解决困难,帮助当地政府打通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。他时常顶着炎炎烈日深入到农村一线,倾听群众的声音,与困难群众共同制定生活生产计划,将基层困难群众的诉求反馈给有关政府部门,让有关政府部门及时了解群众困难所在,做到对症下药和因地制宜。经过不断地努力,他从一个不接地气的大学生,变成了困难群众眼中的自家人,黑黝黝的肤色是他真心付出、青春奉献最好的证明。他积极发挥个人优势,通过基层锻炼长知识、增才干、强本领,为个人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青春有担当,志愿正当时

2021年10月,王升时的家乡甘肃省漳县新冠肺炎疫情严重,他积极投身家乡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,严格按照属地政府的安排部署,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。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,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,常常从早忙到晚,中午也不停歇。他还时常陪同医护人员到卧病在床的老人家里去帮忙,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。他牺牲休息时间,经常到核酸检测点帮忙布置场地,维持现场秩序,宣传注意事项。在疫情形势紧张期间,许多小区实施封闭管理,王升时就带领创立了“顺道鲜生”,并且联合“战友集团”免费将平价蔬菜无接触式配送到每个小区,共为十多个社区提供过配送服务,为上千家家庭提供了物资保障。疫情结束后,“顺道鲜生”转型为渠道供货商,为医院、小区、学校等10余家单位供应食材。

“疫情当前,使命在肩!志愿服务让我坚信抗疫是一件全民参与的事情,只有团结一致,才能尽快阻止疫情蔓延,让大家恢复正常生活。”王升时在志愿者岗位上发光发热,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单上写下了生动注解。

有志青年从军建功,热血男儿矢志报国—王尚斌

我叫王尚斌,现就读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大学气象学院。2016年9月参军入伍,服役于武警新疆总队乌鲁木齐支队,2021年9月退役复学。

回到校园,每当走进操场,望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,我总会想这五年所追逐过的军旅梦,回顾军营岁月,那段为青春奋斗过的时光恍如昨日……

初入军营地方青年转变为合格的武警战士

2016年9月,我怀着对军营的无限憧憬,告别父母,暂别校园,踏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军列。记得那时,坐在车上的种种幻想让我久久无法入眠,加上火车的摇晃已让我激动万分的心情产生了些许疲惫。随着门前卫兵的一个敬礼,我所乘坐的军车驶入了新疆总队反恐训练基地。拖着沉重的行李慢慢地从车上走下,我就看到了观礼台前高高悬挂着“听党指挥,能打胜仗,作风优良”的强军口号,“后面的同志走快点,跟上队伍”突然发出洪亮又严肃的催促声。让我瞬间清醒,倦意全无。迅速地托起行李跑步跟上前面的同志,这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军营的严肃氛围。

来到部队的第一个月,每天的整理内务、队列训练,让当兵前的那些好奇感慢慢消散,我为队里枯燥的训练哭过,为严格的纪律约束烦过。新兵连班长看到我的状态后告诉我“选择当兵,就要耐得住寂寞、受得了批评、经得起打击。你们现在所进行的训练,正是对军人意志的磨砺。只有坚持到底,你们才能完成真正的转变”。

真正的转变,是向合格军人的转变。班长的谆谆教诲,让我再一次想起入伍时父母对我的嘱托,也彻底改变了我的服役态度,总能在我想偷懒、想放弃的时候给我动力。当兵不习武,不算尽义务,习武练不精,不算合格兵。从此以后,无论是站在烈日下的军姿训练,还是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地举枪瞄准;无论是总能让人汗流浃背的跑道,还是全副武装的战术训练,我都会奋尽全力,努力去追求最标准的动作要领。严格的军事训练,长途跋涉的野营拉练让我学会了坚持,第一次的实弹射击、实弹投掷让我变得更加勇敢。为期三个月的努力,让我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我的新训生活,荣获了军旅生涯的第一份荣誉—“爱警习武好战士”。当我身穿的橄榄绿挂上红肩章时,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,也意味着我从一名地方青年转变成了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。

当新训中队组织给家里写第一封信的时候,我将我的第一份荣誉写在书信的开头,送去了对父母的问候与祝福,陈述了自己入伍以来的蜕变,却没有向父母诉说一丁点训练时的苦与累。而父母给我的回信上说得最多的是:“儿子,你长大了、懂事了,在部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”。虽然信很短,但是父母的每句话都深深地感悟了我。再回想新兵时的训练,才知道一个真理——坚持、勇敢、忍耐,才知道从前的我是多么的无知,才知道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这么多年是多么的不易。

执行任务,我从一名武警战士转变为一名合格的战斗员

“我们所服役的部队是一支历史悠久、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。支队官兵长期驻守在反恐一线,特别在参与处置特殊事件中,全体官兵英勇善战,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立功受奖人员……”这是下连后指导员给我们开展队史教育所讲的一段话。从这次教育中,我明白了“献身使命的忠诚卫士”是中央军委追授给他的最高荣誉,他用生命捍卫了帽徽和军装赋予他的使命,可他的父母却永远失去了儿子,妻子永远失去了丈夫。这些英雄的事迹,曾无数次让手握钢枪的热血男儿泪目,也从那一刻起,金刚精神永远铭刻在了我的心中。

下连后,中队主要担负社会面维稳、武装巡逻任务。这对个人的军事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,为了尽快地投入战斗,转变为一名合格的战斗员,我们每天在班长的带领下,负重训练,进行实战化对抗,重点对擒拿术、枪弹快速结合、小组协同战术进行了强化训练,通过25天的刻苦训练,最终我和一名战友,一同通过了执行任务前的技战术考核,部分成绩都反超了中队的上等兵。在全中队战友的热烈掌声中,当我看到中队长为我俩竖起的大拇指时,我内心无比的激动和自豪。接过钢枪,“从这一刻起,我已进入战场”这句嘹亮的口号标志着我们即将出发,前往执勤战位。

和平年代,部队可能缺少了影视剧中的战火硝烟,反而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付出与奉献。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,这是对武警部队任务性质最恰当的诠释。无论是风吹雨打、还是严寒酷暑,我们都身负重装,坚守一线,用青春、用生命为祖国和人民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。

专业培训,我从合格的战斗员转变为一名专业技术骨干

“当努力到一定程度,幸运自会与你不期而遇”,我常常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,在想要放弃的时候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,因为每天的坚持,总会让你从一个“掉队者”变成一个“佼佼者”。入伍第二年3月,我被中队党支部接收为预备党员,同年兵中唯一的一个义务兵入党名额让我感到十分自豪。我知道,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,这是组织对我的培养,这是组织赋予我新的职责使命。同年5月,经个人申请、中队党支部推荐,支队选拔考核推荐,我有幸被选至天津武警后勤学院参加保密档案专业培训,这也再一次让我从日常训练、执勤维稳走向了教室。培训期间,我始终用“走进支队,我以支队为荣,走出支队,支队以我为荣。”的荣辱观来勉励自己。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,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,而和我一起培训的大多数人是在岗在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班长骨干,为了赶上和别人的差距,我放弃了每周外出游玩天津的机会,成天泡在图书馆里学习保密法律法规、公文处理相关知识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最终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结业考核,并被表彰为“优秀学员”。

回到支队,通过岗前考核,我被调至支队人力资源科担任档案管理员一职,主要负责兵员档案管理,兵员信息系统维护,兵员学习培训、日常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。从事工作3年以来,我先后三次被支队纳入“补选退”领导小组,整理转递退伍士兵档案1500余份,接收审查入伍新兵2000余份。曾被总队借调参与干部档案大清查,向武警部队审核移交保送提干士兵档案等专项工作,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。

入伍以来,我始终牢记领导的教诲,家人的殷切希望,保持自己的入伍初心。通过自己的刻苦训练、努力奋斗,先后4次被支队表彰为“四有”优秀士兵,4次荣获 “嘉奖”。在支队“尊干爱兵、兵兵友爱”活动中被表彰为“尊干爱兵”模范,被武警后勤学院表彰为“优秀学员”。

没有尝试,就没有成功,唯有面对困难与危险,才会激起更大的决心和勇气。军营虽苦,却是锻炼自己、磨砺自己、提升自己的广阔舞台。通过在部队的努力,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,反而更多的是自信。只要有坚持不懈、努力拼搏劲头,总能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华章。

在我即将完成学业之际,我参加了辅警招录考试,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面试环节。我觉得作为一名退役军人,能继续为维护社会稳定,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贡献,这是一种情怀,更是一种责任。如果能加入辅警队伍,我将继续保持忠诚于党,热心为民的初心,做到退伍不褪色,为维护社会秩序再做贡献。

千锤百炼、淬火成钢,一声军人,一生报国,作为一名退役大学生,最后想通过这种方式,为国防动员作出贡献。我希望更多的大学生能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,接受祖国的挑选,积极踊跃地报名应征,到绿色的军营里绽放青春、挥洒热血、再立新功!

撰稿、供图:牛慧慧;审核:冯小东  高鸿斌